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懸崖的啟示

在倓虛法師的《影塵回憶錄》有這麼一段故事:
在雪竇寺上面有一妙高臺,據說當初妙高禪師,就在那裏修行,精進用功,晝夜不息。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,日子久了,難免打磕睡。妙高禪師,看到自己的生死未了,天天打磕睡,耽誤的不能用功。於是跑到妙高臺邊上跏趺而坐,下面是幾十丈深大山澗,如果打磕睡一頭張下去,就沒命了,他的意思,在這裏靜坐,是警策自己,免得再打磕睡。事實上因他工夫還沒用到家,仍不免打磕睡。有一次他打磕睡,真的就摔下去了,他自己也知道這次是沒命了。可是當他剛剛掉到山半腰時,忽然覺得有人把他雙手托著又送上臺來。
他很驚喜的問:「是誰救我?」空中答曰:「護法韋馱」
妙高禪師想:還不錯!居然我在這裏修行,還有韋馱菩薩來護法。
接著又問:「像我這樣修行的人世間上有多少?」
空中答曰:過恒河沙數之多!因你有這一念的貢高我慢心,二十世不再護你的法!」
這時妙高禪師,痛哭流涕,漸愧萬分!心又轉想:原先在這裏修行,好壞不說,還蒙韋馱菩薩來護法,現因一念貢高我慢心起,此後二十世他不再來護法了,左思右想,唉!反正是那麼回事了,不管他護法不護法,我還是坐這裏修我的,修不成,一頭張下去,摔死算了。就這樣,他依然坐在妙高臺上去修行。(台如簸箕形僅容一人,)坐不久他又打磕睡,一頭張下去,這次他認為決定沒命了,可是當他剛剛快要落地的時候,又有人把他雙手接著送上來了。
妙高禪師又問:「是誰?」空中答曰:「護法韋馱!」妙高禪師說:「你不是說二十世不護我的法嗎?怎麼又來!」韋馱菩薩說:「法師!因你一念慚愧心,已超過二十世久矣。」於是豁然開悟!
佛法的妙處也就在這裏,一念散於無量劫;無量劫攝於一念。所謂「十世古今不離當念,微塵剎土不隔毫端。」
之後,妙高禪師在那裏天天精進用工,敲木魚誦經。那時還在宋朝時候,他敲木魚念經的聲音,遠聞於幾千里之外的當今皇太后之耳,皇太后因天天聽見有一出家人敲木魚誦經,有時睡夢間還能見到此人,但亦不知聲音來自何處。在附近左右找,那裏也找不到。以後畫影圖像,遍下聖旨來找此人,末了在妙高臺找到,是妙高禪師。朝廷看他是有道有德的高僧,於是由皇上家出錢,在那裏給他修一所大廟,即是雪竇寺。

在網路看到這麼一則故事:
在非洲草原上,常常有這樣一種令人吃驚的畫面:當一隻幼羚羊剛剛能夠飛奔時,在獵豹和猛獅的緊緊追捕下,那些成年羚羊往往引領著小羚羊們箭似地奔出平坦的開闊地,然後引領著幼羚羊們奔向險峻的山嶺。
動物學家們驚訝地發現,羚羊們逃命的山嶺往往是附近最陡峭、懸崖最多的山嶺,尤其是那些陡峭的山崖,那裡往往是羚羊們的逃生首選之地。
每當獵豹和雄獅氣勢洶洶地追來時,帶隊的羚羊會在一瞬間一躍而起,牠果斷地引領著羚羊們的浩蕩隊伍,避開重重攔截,向距離最近的山峰奔去。
其實,一隻成年的壯羚羊如果在草原上飛奔起來,那些快如閃電的獵豹和雄獅也是很難追上牠的,牠矯健地在草原上左右盤旋,就是跑得最快的獵豹也常常對它望塵草及。
那麼,羚羊們為什麼在生命的攸關的時候卻要給自己選擇一片懸崖呢?
當一隻幼羚羊剛剛學會在大草原上飛跑時,由於奔跑的動力不大,牠的腹肌並沒有被最大化的拉開,所以,既使牠撒開四蹄拚命奔跑,奔跑的步幅也不過是三公尺左右。
但當一隻幼羚羊在獵豹和雄獅的瘋狂追逐下,被成年羚羊引領上峰頂,前無生路面對懸崖時,在後邊獵豹和雄獅的一步步虎視眈眈逼近下,在成年羚羊悲壯地捨命一躍中,那些幼羚羊也都會悲壯地攢下自己所有的力量,像一張徹底拉滿的弓,然後毀滅性地拚命一躍,讓自己從懸崖上箭一樣地射出去。
幸運的羚羊,牠們會躍過深淵,跳到對面的山坡或峰頂上,就是那些不幸的羚羊,牠們也是躍落到淵底或躍落到懸崖斷壁上,由於牠們的身體柔韌和矯健,牠們不會遭到多大的損傷。
而那些把羚羊們逼上懸崖的獵豹和雄獅,基於自己的身軀太過龐大和沉重,面對那些奮身一躍的羚羊,往往束手無策空手而歸。
最大的不同是,經過躍崖的幼羚羊們,在剛剛躍崖後,牠們的腹肌都有程度不同的拉傷,但拉傷很快恢復後,牠們飛奔的步幅明顯已經增長了,差不多可以達到近四公尺,這樣的步幅,就是在草原上飛奔起來,雄獅和獵豹們往往是望塵莫及的。
動物學家終於明白羚羊們給自己一片懸崖的目的了。

生命的奇蹟,似乎往往是在面對絕境時被激發!

百丈清規

一般認為,「百丈清規」奠定了禪宗的制度和中國僧團的組織基礎。其對寺廟中的方丈和其它成員,不管是職責和每天生活坐息,都有詳細規定。是否「百丈清規」可以取代一般的戒律?其實不然。
弘一律師說:「百丈於唐時編纂此書,其後屢經他人增刪。至元朝改變尤多,本來面目,殆不可見;故蓮池、蕅益大師力詆斥之。」
蕅益大師云:「正法滅壞,全由律學不明。百丈清規,久失原作本意;並是元朝流俗僧官住持,杜撰增飾,文理不通。今人有奉行者,皆因未諳律學故也。」
云:「非佛所制,便名非法;如元朝附會百丈清規等。」
又云:「百丈清規。元朝世諦住持穿鑿,尤為可恥。」
蓮池大師說:「因上喪制,知清規一書後人增廣,非百丈所作也。百丈為曹溪四世嫡孫,其喪制何由不率乃祖攸行,而變其成法乎?蓋建立叢林,使一眾有所約束,則自百丈始耳。至於制度之冗繁,節文細瑣,使人僕僕爾,碌碌爾,日不暇給,更何從得省緣省事,而悉心窮究此道也。故曰後人好事者為之,非百丈意也。」
弘一大師說得好:「按律宗諸書,浩如煙海。吾人盡形學之,尚苦力有未及。即百丈原本今仍存在,亦可不須閱覽;況偽本乎?今宜以蓮池、蕅益諸大師之言,傳示道侶可也。」

三位大師之言,有如亂世之洪鐘,敲醒吾淺薄無知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