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28日 星期三

懸崖的啟示

在倓虛法師的《影塵回憶錄》有這麼一段故事:
在雪竇寺上面有一妙高臺,據說當初妙高禪師,就在那裏修行,精進用功,晝夜不息。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有限,日子久了,難免打磕睡。妙高禪師,看到自己的生死未了,天天打磕睡,耽誤的不能用功。於是跑到妙高臺邊上跏趺而坐,下面是幾十丈深大山澗,如果打磕睡一頭張下去,就沒命了,他的意思,在這裏靜坐,是警策自己,免得再打磕睡。事實上因他工夫還沒用到家,仍不免打磕睡。有一次他打磕睡,真的就摔下去了,他自己也知道這次是沒命了。可是當他剛剛掉到山半腰時,忽然覺得有人把他雙手托著又送上臺來。
他很驚喜的問:「是誰救我?」空中答曰:「護法韋馱」
妙高禪師想:還不錯!居然我在這裏修行,還有韋馱菩薩來護法。
接著又問:「像我這樣修行的人世間上有多少?」
空中答曰:過恒河沙數之多!因你有這一念的貢高我慢心,二十世不再護你的法!」
這時妙高禪師,痛哭流涕,漸愧萬分!心又轉想:原先在這裏修行,好壞不說,還蒙韋馱菩薩來護法,現因一念貢高我慢心起,此後二十世他不再來護法了,左思右想,唉!反正是那麼回事了,不管他護法不護法,我還是坐這裏修我的,修不成,一頭張下去,摔死算了。就這樣,他依然坐在妙高臺上去修行。(台如簸箕形僅容一人,)坐不久他又打磕睡,一頭張下去,這次他認為決定沒命了,可是當他剛剛快要落地的時候,又有人把他雙手接著送上來了。
妙高禪師又問:「是誰?」空中答曰:「護法韋馱!」妙高禪師說:「你不是說二十世不護我的法嗎?怎麼又來!」韋馱菩薩說:「法師!因你一念慚愧心,已超過二十世久矣。」於是豁然開悟!
佛法的妙處也就在這裏,一念散於無量劫;無量劫攝於一念。所謂「十世古今不離當念,微塵剎土不隔毫端。」
之後,妙高禪師在那裏天天精進用工,敲木魚誦經。那時還在宋朝時候,他敲木魚念經的聲音,遠聞於幾千里之外的當今皇太后之耳,皇太后因天天聽見有一出家人敲木魚誦經,有時睡夢間還能見到此人,但亦不知聲音來自何處。在附近左右找,那裏也找不到。以後畫影圖像,遍下聖旨來找此人,末了在妙高臺找到,是妙高禪師。朝廷看他是有道有德的高僧,於是由皇上家出錢,在那裏給他修一所大廟,即是雪竇寺。

在網路看到這麼一則故事:
在非洲草原上,常常有這樣一種令人吃驚的畫面:當一隻幼羚羊剛剛能夠飛奔時,在獵豹和猛獅的緊緊追捕下,那些成年羚羊往往引領著小羚羊們箭似地奔出平坦的開闊地,然後引領著幼羚羊們奔向險峻的山嶺。
動物學家們驚訝地發現,羚羊們逃命的山嶺往往是附近最陡峭、懸崖最多的山嶺,尤其是那些陡峭的山崖,那裡往往是羚羊們的逃生首選之地。
每當獵豹和雄獅氣勢洶洶地追來時,帶隊的羚羊會在一瞬間一躍而起,牠果斷地引領著羚羊們的浩蕩隊伍,避開重重攔截,向距離最近的山峰奔去。
其實,一隻成年的壯羚羊如果在草原上飛奔起來,那些快如閃電的獵豹和雄獅也是很難追上牠的,牠矯健地在草原上左右盤旋,就是跑得最快的獵豹也常常對它望塵草及。
那麼,羚羊們為什麼在生命的攸關的時候卻要給自己選擇一片懸崖呢?
當一隻幼羚羊剛剛學會在大草原上飛跑時,由於奔跑的動力不大,牠的腹肌並沒有被最大化的拉開,所以,既使牠撒開四蹄拚命奔跑,奔跑的步幅也不過是三公尺左右。
但當一隻幼羚羊在獵豹和雄獅的瘋狂追逐下,被成年羚羊引領上峰頂,前無生路面對懸崖時,在後邊獵豹和雄獅的一步步虎視眈眈逼近下,在成年羚羊悲壯地捨命一躍中,那些幼羚羊也都會悲壯地攢下自己所有的力量,像一張徹底拉滿的弓,然後毀滅性地拚命一躍,讓自己從懸崖上箭一樣地射出去。
幸運的羚羊,牠們會躍過深淵,跳到對面的山坡或峰頂上,就是那些不幸的羚羊,牠們也是躍落到淵底或躍落到懸崖斷壁上,由於牠們的身體柔韌和矯健,牠們不會遭到多大的損傷。
而那些把羚羊們逼上懸崖的獵豹和雄獅,基於自己的身軀太過龐大和沉重,面對那些奮身一躍的羚羊,往往束手無策空手而歸。
最大的不同是,經過躍崖的幼羚羊們,在剛剛躍崖後,牠們的腹肌都有程度不同的拉傷,但拉傷很快恢復後,牠們飛奔的步幅明顯已經增長了,差不多可以達到近四公尺,這樣的步幅,就是在草原上飛奔起來,雄獅和獵豹們往往是望塵莫及的。
動物學家終於明白羚羊們給自己一片懸崖的目的了。

生命的奇蹟,似乎往往是在面對絕境時被激發!

百丈清規

一般認為,「百丈清規」奠定了禪宗的制度和中國僧團的組織基礎。其對寺廟中的方丈和其它成員,不管是職責和每天生活坐息,都有詳細規定。是否「百丈清規」可以取代一般的戒律?其實不然。
弘一律師說:「百丈於唐時編纂此書,其後屢經他人增刪。至元朝改變尤多,本來面目,殆不可見;故蓮池、蕅益大師力詆斥之。」
蕅益大師云:「正法滅壞,全由律學不明。百丈清規,久失原作本意;並是元朝流俗僧官住持,杜撰增飾,文理不通。今人有奉行者,皆因未諳律學故也。」
云:「非佛所制,便名非法;如元朝附會百丈清規等。」
又云:「百丈清規。元朝世諦住持穿鑿,尤為可恥。」
蓮池大師說:「因上喪制,知清規一書後人增廣,非百丈所作也。百丈為曹溪四世嫡孫,其喪制何由不率乃祖攸行,而變其成法乎?蓋建立叢林,使一眾有所約束,則自百丈始耳。至於制度之冗繁,節文細瑣,使人僕僕爾,碌碌爾,日不暇給,更何從得省緣省事,而悉心窮究此道也。故曰後人好事者為之,非百丈意也。」
弘一大師說得好:「按律宗諸書,浩如煙海。吾人盡形學之,尚苦力有未及。即百丈原本今仍存在,亦可不須閱覽;況偽本乎?今宜以蓮池、蕅益諸大師之言,傳示道侶可也。」

三位大師之言,有如亂世之洪鐘,敲醒吾淺薄無知之心。

2011年12月24日 星期六

《華嚴經》之「眼」

《華嚴經》有這麼一段話:
於善知識生如來想,復作是念:「由善知識得周遍眼,普能明見十方境界;由善知識得廣大解,普能了達一切所緣;由善知識得三昧眼,普能觀察一切法門;由善知識得智慧眼,普能明照十方剎海。」
由這段文,我們要如何解文中所說的「眼」?就佛教所說的眼,一般比較常看見的有五種(如《金剛經》所明)。這段文所看到的眼,除了智慧眼以外,都不是我們平常所見的;而且,智慧眼所形容的功能,比我們所認知,更深廣了,這是《華嚴經》的特色。我覺得,要解釋這個,不可用「非常凡夫」的角度詮釋,如:不可以解釋「三昧眼」為「具有禪定的眼睛」,那很奇怪。因為那還是能「觀察一切法門」就已經是非泛泛之輩,至少是菩薩級的。
 澄觀的《華嚴經疏》卷五十三提到菩薩的「一切智眼」說:「一切智眼即是普眼,非但見法界重重,亦乃法界即眼故,為普門故。」
這裡將「眼」詮釋為「法界」。華嚴的「法界」,就是天台的「實相」,和「真如」、「空」等等可通用,為諸佛所證之境。所以如「三昧眼」應解釋為:「佛的禪定境界」才可以通。

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

佛菩薩「代眾生受苦」與「令離苦得樂」

諸佛菩薩為受苦的眾生所做的事,概而觀之,似有二種:一是代眾生受苦,一是令眾生離苦得樂。諸佛菩薩施設種種方便法門予以教化,令眾生離苦得樂,這是沒有問題的。但眾生宿世所感得的果報,諸佛菩薩如何代受?這是否有違因果報應的定律?

這個問題,古人早已提出。唐.清涼大師的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》有著這樣的記載,試列之:

問:眾生之苦自業所招,自心所變。云何菩薩而能代耶?

答:通論代苦有其七義。
一、以苦自要,增悲念故。《瑜伽》四十九問云:菩薩從勝解行地,隨入淨勝意樂地時,云何超過諸惡趣等?此問菩薩云何自離惡趣。下答文廣,意云:謂菩薩於世間清淨靜慮,已善積資糧,於多苦有情,修習哀愍,無餘思惟。由此修習故,得哀愍意樂及悲意樂。為利惡趣有情,誓處惡趣,如己舍宅。設住惡趣,能證菩提,亦能忍受。為除物苦,願身代受,令彼惡業永不現行。一切善業,常得現行。由此悲願力故。一切惡趣,諸煩惱品,所有麤重,於自所依,皆得除遣,得入初地。釋曰:約此但有悲願意樂,身不能代,由悲決定,自獲勝益。
二、約菩薩本為利生,求法苦行。已名為代,後能為物,為增上緣,亦名代受。
三、約菩薩留惑,同事受有苦身,為生說法,令不造苦因。因亡果喪,亦名代受。

四、設有眾生,欲造無間等業。菩薩化止不從,遂斷其命,菩薩自受惡趣苦報,令彼得免,無間大苦,名為代受。此依梁《攝論》第十一說,涅槃仙預國王,亦同此義,非唯意樂而已。
五、由菩薩初修正願,為生受苦,至究竟位,願成自在。常在惡趣,救代眾生,如地藏菩薩及現莊嚴王等。乃至饑世,身為大魚,皆其類也。或以光明照觸,或神力冥加其事非一。
六、由菩薩此願,契同真如。彼眾生苦,即同如性,以同如之願,還潛至即真之苦。依此融通,亦名代也。
七、由普賢以法界為身,一切眾生皆是法界。即眾生受苦,常是菩薩,故名為代。
上來七義,初但意樂,次二但約為增上緣,四、五二義實能身代,六、七二義理觀融通。


以上七義中,四、五二義是菩薩以身代替眾生受苦。不過,如果這樣的話,照理應該沒有三惡道的眾生,居於三惡道的,應該都是菩薩所現!
其實不然,這其中還需視菩薩和眾生的狀況:

此有三義:一、有緣無緣故。與菩薩有緣,則可代也。二、業有定不定故,不定者可代。三、若受苦有益,菩薩令受,方能究竟,得離苦故。如父母教子付嚴師令治。如是密益非凡小所知。

特錄古德之言,以享所遇之惑。

2011/12/22

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

感應

佛教徒的初步,即是歸依三寶。弘一大師有另一番的詮釋,他認為:
必須深信善惡因果報應和諸佛菩薩靈感的道理,才有做佛教徒的資格!

諸佛菩薩感應的事蹟,隨手可得。《竹窗隨筆》隨取一、二:


念佛鬼敬
 海昌村民某,有老媼死,附家人言平生事,及陰府報應甚悉,家人環而聽之。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。
媼謂曰:「汝常如此,何患不成佛道?」
問:何故?
曰:「汝心念阿彌陀佛故。」
問:何以知之?
曰:「見汝身有光明故。」
村民不識一字,瞥爾顧念,尚使鬼敬,況久修者乎?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議。

誦經雜話
 總戎戚公,素持金剛經。其守越之三江也,有亡卒致夢云:「明當遣妻詣公,乞為誦經一卷,以資冥道。」
翌日,果有婦人悲泣求見。詰之,如夢中語。公諾之,晨起誦經。
夜夢卒云:「荷公大恩,然僅得半卷,以於中雜『不用』二字。」
公思其故,乃內人使侍婢送茶餅,公遙見,揮手卻之,口雖不言,心謂不用。次早,閉戶誦經。是夜,夢卒謝云:「已獲超拔。」
此予親聞於三江僧東林,東林誠篤有道行,不妄語者。憶!誦經僧可不慎歟?!

若說念佛、誦經的感應力不可思議,應需進一步說,是攝心與專心下,方可為之。

2011/12/21

2011年12月20日 星期二

因緣果報

佛法中所說的「因緣果報」和世俗所說的「命運」幾乎並用。佛教最為著名的一本推廣書籍,即是《了凡四訓》。書中記載孔先生為袁了凡算其一生的命運,結果所發生的完全符合所算的。包括縣考、府考、提學考的名次,所食奉碌,命中無子等等。當然,日後遇到雲谷禪師,了凡改變了他的命運。這是因當事者的轉變,而改變了他原有的福報。

生活中的一個例子:在我看到家附近有一位賣菜的婦人,知道她的生活環境不好,所以路過時,常常去光顧她的生意。

從因果業報來看,和那位賣菜婦人的認識,應是前世所結下的緣份;而這輩子,她也應有她固定的福報。如果我沒有學佛,我不可能去向她買菜,她也不可能賺我的錢,所以她就少了我向她買菜的收入(福報)。那麼,問題是:
1.如果她的福報是固定的,那麼我向她買菜是否是命運中注定?
2.如果她的福報因我買菜而增加,何以我種福田,她得福報?

很有趣的兩個問題,我想也是很人沒有想到的疑問。

我認為,從《了凡四訓》或許可以推論得到解答。袁了凡從改變自己後,孔先生所算的命運開始不準,也就是福德和業力開始改變。所以:
1.了凡所種的福德,絕不是以他佈施多少而得到多少來計算;而是以不斷累積的善業、心行, 轉變他舊有的習氣、定業,並積集今世乃至後世,有形乃至無形的福報。所以,買菜者亦可作如是解。
2.對於賣菜者而言,能得到發善心者的護持,過去世所種的善根,不言而喻。相信這亦非算命者可以算得出來的。

2011/12/20








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

好名 ps 馬屁文化


看到蓮池大師《竹窗隨筆》的一段話,我笑了……
因為我覺得,腐蝕人心的「好名」,很像現今所說的「馬屁文化」。而這種「馬屁文化」,似乎在人類社會上,繁衍生息。

好名
 人知好利之害,而不知好名之為害尤甚。所以不知者,利之害麤而易見,名之害細而難知也。故稍知自好者,便能輕利;至於名,非大賢大智不能免也。思立名則故為詭異之行,思保名則曲為遮掩之計,終身役役於名之不暇,而暇治身心乎?
昔一老宿言:「舉世無有不好名者。」因發長嘆。
坐中一人作而曰:「誠如尊諭,不好名者惟公一人而已。」老宿欣然大悅解頤,不知已為所賣矣。名關之難破如是哉!




唐玄宗時,也有這麼一段故事:

時代,一次在朝廷上,唐玄宗介紹太子與祿見面,結果安祿山對太子不行下拜之禮,唐玄宗罵安祿山,沒想到安祿山卻說:「臣是愚笨之人,只知有陛下,不知有太子。 」一句得體的話讓唐玄宗龍顏大悅,甚至認為安祿山忠君。
之後,安祿山又拜比他小十歲的楊貴妃為養母,每次上朝,總是當著唐玄宗的面,先拜楊貴妃,再拜唐玄宗。開始,唐玄宗有些不快,可是安祿山卻說:「臣是番人,番人習慣是先拜母,再拜父。」這句話使唐玄宗再度龍心大悅,更加信任安祿山。

若要說,修道過程中,處處是陷阱;我卻認為,日常生活中,何處不般若!



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

見月律師

明末清初見月律師的行誼,我是從弘一大師的著作中得知,而後閱讀《一夢漫言》,深受感動。弘一大師為《一夢漫言》作敘,可見其對見月律師的崇仰:

師一生接人行事,皆威勝於恩。或有疑其嚴厲太過,不近人情者;然末世善知識多無剛骨,同流合污,猶謂權巧方便,慈悲順俗,以自文飾。此書所述師之言行,正是對症良藥。儒者云:「聞伯夷之風者,頑夫廉、懦夫有立志」;余於師亦云然。
九月五日編錄年譜摭要記;復校閱一夢漫言,增訂標註。九月十三日寫隨講別錄二紙竟;臥床追憶見月老人遺事;並發願於明年往華山禮塔,淚落不止,痛法門之凌夷也!弘一拜記。

近日再次翻閱弘一大師的著作,見其有為見月律師作行腳圖跋,其文曰:

甲戌八月二十三日,依一夢漫言對覓輿圖編錄。翌夕錄竟。粗線示行腳所經之地,至入丹徒海潮受戒為止。已下未畫粗線,恐致淆亂,淀者自尋可耳。又隨侍三昧老人往各地開戒,諸地名等,亦未列,因限於篇幅也。沙門一音時居晉水蘭若并記。

想上網看看可否找到行腳圖,還是讓我找到了,不勝歡喜:





見月律師的經歷,可作為吾人之勵鏡也!






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

小兒舔蜜與北極熊

記得《四十二章經》有這麼一段話:起初看到這個故事時,覺得是佛陀對於眾生不捨財色的一種譬喻,就事實角度而言,似乎還找不到相當的例子。但最近聽到了一個北極熊的故事,和這個故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……
財色於人,人之不捨;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。小兒舔之,則有割舌之患。


在北極圈裡,北極熊可是沒有什麼天敵的,但是聰明的愛斯基摩人,卻可不費吹灰之力逮捕牠……
愛斯基摩人是怎麼辦到的?這是天地給人的智慧吧!他們殺一隻海豹,把牠的血倒進一個水桶裡,用一把兩刃的匕首插在血液中央,因為氣溫太低,海豹血立即凝固,匕首就結在血中間,像一個超大型的冰棒,之後把冰棒倒出來,丟在雪原上就可以了。
極熊有一個特性:嗜血如命,這就足以害死牠了。牠的鼻子特靈,可以在好幾公里之外就嗅到血腥味,此時牠一定聞到愛斯基摩人丟在雪地上的冰棒,於是迅速趕來 覓食,開始舔起血冰棒,舔著舔著,舌頭漸漸麻痺,但是還是不願意放棄這樣的美食,忽然血的味道變好了──那是更新鮮的血,溫熱的血。
於是牠越舔越起勁── 原來那是牠自己的血──事實是:牠舔到一個程度,已經舔到冰棒的中央部分,匕首畫破了牠的舌頭,血冒出來,但是牠的舌頭早已麻木,所以沒有感覺,但是牠的 鼻子還很敏感,知道新鮮的血來了,加緊舔食的結果就是,舌頭傷的更深,血更多流失,通通吞下去自己的喉嚨裡。
最後於是北極熊失血過多,休克暈厥過去,愛斯基摩人就走過去,幾乎不花力氣,就可以輕鬆捕獲牠。

很震撼的故事,也很令人深思!

2011/12/17

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

藏傳佛教

近日和某人談論到藏傳佛教。對於藏傳佛教,他是持幾乎全盤否定的態度。
回答他,密教並不等於藏傳佛教的全部。
雖然密法被多人誤解和誤用,但它也有法,即三藏的傳承;而且多位的修行者至今仍為我們的典範,如密勒日巴、宗喀巴等等。
他回答,密勒日巴除了留下他修行過程中令人感動的部分外,也沒留下什麼!
我說,他的修行過程除了感動,還有激勵、啟發。它的作用,更甚於三藏典籍的盲目爬疏。
密勒日巴大師和虛雲老和尚所帶給我的影響是一樣的,即修行的堅持與腳踏實地。

節錄一段傳記中自己非常喜歡的字句,以供自持之~~~

自心與法不相合,手持法典有何用?
若不捨棄世間法,依訣修觀有何用?
三業與法不相合,念誦儀軌有何用?
惡語利嘴不對治,修行忍辱有何用?
親仇愛怨不捨棄,縱行供養有何用?
自利之心若不除,徒行布施有何用?
不識六道皆父母,寺廟雖佳有何用?
此心不生清淨見,修造佛塔有何用?
若難四時修瑜伽,造佛形像有何用?
心坎深處不祈禱,依時供養有何用?
心中若不化口訣,自討苦死有何用?
死時不生大信心,觀摩佛相有何用?
不生悲哀出離心,捨此棄彼有何用?
不修愛人逾愛己,口說慈悲有何用?
若不降伏煩惱因,承事供養有何用?
若不持續上師教,徒眾雖多有何用?
無用無益之作業,招損惱故應捨棄!      

2011/12/16

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

法海點滴---阿闍世王之業果因緣

最近剛好讀到有關阿闍世王因果業報的故事,於是找了藏經,看到了不一樣的阿闍世王前生故事,予分享之:

頻婆娑羅往有惡心。於毘富羅山遊行獵鹿,周遍壙野,悉無所得。唯見一仙,五通具足。見已,即生瞋恚惡心:「我今遊獵,所以不得,正坐此人,驅逐令去。」即敕左右,而令殺之。其人臨終,生瞋惡心,退失神通,而作誓言:「我實無辜,汝以心口,橫加戮害。我於來世,亦當如是,還以心口,而害於汝。」時王聞已,即生悔心,供養死屍。是王如是,尚得輕受,不墮地獄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 出自北本《大涅槃經》


頻婆娑羅王無有子息,處處求神竟不能得。忽有相師而奏王言:『臣知山中有一仙人,不久捨壽,命終已後必當與王作子。』王聞歡喜:『此人何時捨命?』相師答王:『更經三年始可命終。』王言:『我今年老,國無繼祀,更滿三年,何由可待。』王即遣使入山,往請仙人曰:『大王無子,闕無紹繼,處處求神,困不能得。乃有相師瞻見大仙,不久捨命與王作子。請願大仙垂恩早赴。』使人受教入山,到仙人所具說王請因緣。仙人報使者言:『我更經三年始可命終,王敕即赴者是事不可。』使奉仙教,還報大王具述仙意。王曰:『我是一國之主,所有人物皆歸屬我。今故以禮相屈,乃不承我意。』王更敕使者:『卿往重請。請若不得,當即殺之。既命終已,可不與我作子也。』使人受敕至仙人所,具道王意。仙人雖聞使說,意亦不受。使人奉敕,即欲殺之。仙人曰:『卿當語王,我命未盡,王以心口遣人殺我,我若與王作兒者,還以心口遣人殺王。』仙人道此語已即受死。既死已,即託王宮受生。 
出於《觀無量壽佛經疏》卷二,善導大師集記

頻婆娑羅,寶位既登,君未有,社稷無嗣,每事憂心。乃召相師,問曰:「三個夫人中,何者有子?」答:「少壯夫人,當有子息。」相師賀曰: 「王有一子,又復是兒。今在南山,修習仙道,命終之後,當此受胎。」王聞大喜,後時思惟,我命短促,仙命延長,豈有長壽仙人與短命國王為子?不如殺卻,早得生來。
出於《法華經玄贊要集》  鏡水寺沙門 栖復 集


頻娑昔於毗富羅山,遊行獵鹿,周遍無得,唯見一仙,生瞋惡心,怒其逐去,刺左右殺之。其仙臨終,誓言為子,還以心口而害於汝。若不報怨,不能禁人無辜加害故。
《直指疏》  清 浙水慈雲沙門 灌頂續法 集

現在最常聽到的,似是善導大師所述為多。
2011/12/15